《黄河颂》说课稿

时间:2024-07-13 20:39:27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河颂》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颂》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以其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以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诗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冼星海曾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确实如此,

全诗气势恢宏,层次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进入“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由一个“望”字来统领。而

“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角度不一: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真正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三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整首诗语言和抒情方式还是较为浅显的,而且它情绪慷慨激昂,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感受诗歌魅力,进行诵读的好材料。

二、说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信息资料收集,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诵诗歌,以教师的范读定好基调,以不同方式的读激发读的兴趣,“以读启悟”、 “以悟促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否则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针对现今一些现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难点。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好诗歌,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诵诗歌,以读启悟。

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合作探究”、“以读启悟”、“以悟促读”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教师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感悟为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教学语言诗意化,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六、说教学设计

(一)1、激昂的语调创设氛围,丰富的知识储备初步感知文章情境导入

开场白出现激昂语调,创设氛围。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2、反馈学生信息(用学生自己的亲身搜集和教师的补充----主要是写作背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认识黄河在地理、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黄河文化积淀。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文化背景。这也符合课标中倡导的“大语文观”)

3、颂黄河,感知诗意

(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美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二)、以情为帆,读悟合一。(这是教学重点的突破环节)

1、这个“情”

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朗读时的无限深情,二是感悟时的爱国激情。 ……此处隐藏6384个字……抒发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四)颂扬:让我们乐乐地写

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下面让我们以作者写黄河,就是以此颂扬伟大的黄河吧!要求学生用“我欣赏这首诗,因为xxx的句式写话。

学生畅谈学诗的感受、体会,组内交流后,班内展示。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围绕着诗歌的内容、语言、思想、结构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欣赏这首诗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五)拓展:让我们美美地说

课前让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来说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1)歌颂黄河的古诗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大漠孤烟直,长沙落日圆。(王维)

(2)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

(3)与黄河有关的传说。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我们美美的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标对老师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说的内容,旨在利用现代网络、报刊、书籍等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克服以往以书本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倾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堂内外的交流。完成小语文向大语文的转化。

六、说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诗歌教学贵在化抽象为形象。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黄河颂》音乐和朗读录音,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视、听觉感受,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情感熏陶。

(2)注重朗读。诗歌关键就是朗读,我利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朗读,读出黄河奔腾咆哮之声,更读出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教师始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用六字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黄河颂》说课稿5

一、说教材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

二、说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能力目标:①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3.情感目标:①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否则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深刻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好诗歌

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诵读感知”“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六、说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借助图片、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2、说黄河,激发诗情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认识黄河在地理、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黄河文化积淀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文化背景这也符合课标中倡导的“大语文观”。

3、颂黄河,感知诗意

(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美读课文

4、研读诗歌

(1)读一读,议一议,讨论两个问题:①诗人是怎样描绘黄河、赞颂黄河的?②你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师生交流明确

5、绘黄河,拓展诗趣

(1) 展开想像,学写诵诗(加深理解,迁移运用)

(2)齐颂升华(在奔腾激越的音乐声中,教师小结课文,师生齐声诵读课文升华感情,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黄河颂》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