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季》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季》教学反思1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本文是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在学完汉语拼音,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学生的识字方法和朗读能力是基本为零,因此,我把识字和练习朗读定为《四季》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随文识字中了解并初步运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在练习朗读的同时也巩固了生字。
二,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认识“对、说、是”等11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月、雨、口、禾”,试用“是”说一句。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联系生活实际和拓展延伸,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
方法与过程:
经历拼读拼音与加一加识字、随文交流生字的音形义与游戏巩固、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等学习过程,初步体验识字的一些基本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受汉字的一些特点,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重点:
随文认识11个生字和认识4个偏旁“月,雨,口,禾”。
课堂教学难点:
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去爱护大自然。
经过课堂实践,我自我认为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
三,教学策略与收获
1,随文识字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我在拼音教学时,就一直思考着识字教学的问题,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因此,这节课,我尝试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体会到“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2,游戏巩固
新课标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加上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课堂上要让学生能认真听讲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根据这年龄特点,我的课堂教学注重情趣性,用难度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老师领读、全班开火车读,同桌开火车读、去拼音读、汉字大冲关、识字转盘、词语大丰收等,游戏让学生主动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童趣,释放童心,焕发童真,还学生快乐童年。课已始,趣已生,课行中,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
3,读中感悟
语文学习无定法,重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从学生初识字、学文,接触语言文字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渗透学法,点滴积累,达到“我会学”之目的。如:识字方法的习得,本节就要让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去识字,我要让学在识字的过程中能认识生字,也要知道自己用什么方法去认识,既要知所以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正因为孩子没有识字方法更要一课一得。再如在文中识字,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朗读感悟,谈谈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发挥,不拔高要求,培养阅读能力;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语言,都意在让学生在读中悟出一些语言的规律和法则;志在习得学法,激活思维,张扬个性。
四,有待改进的几点:
1 、随文出示的生字不够自然。我在上课之前,我就预设到随文识字的环节至少要15分钟,但如果问题设计不好,可能拖得时间更多了,因此,每一个生字出现,我应该怎样问,我都要心中有数,但由于自己没有很好的把握这种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随文出现一些生字显得不自然,并不是水到渠成,问题的设计还需要精准,教学的机智还要修炼。
2 、课堂学习的面铺得不够广,如何做到优差兼顾,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校长提的意见非常好,如让学生用“是”字说话,可以让学生开火车练习说话,既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又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学习。有如:最后“说说画画”的环节,我也没有把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铺开,为了赶时间,只是让几个学生到台上进行了展示,有点显得走过场了。现在回头反思,我觉得应该把最后一次读书删去,就能腾出时间既能让多几个学生展示,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讲。
3,课堂上,检查学生生字学习的情况,对学生个人表现机会少。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还有不知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四季》教学反思2《四季》是一首富有意趣的诗歌,它通过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一、畅所欲言聊四季
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以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畅所欲言。孩子的世界和语言总是充满了童趣,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喜欢春天的孩子说“春天花开了。”,有孩子一听就想到了之前提到过的“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这样的成语,给人惊喜。说到秋天,就有孩子想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校园里前一阵的桂花香,还有在学《秋天》一课时提到的小松鼠、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孩子的语言天真中充满想象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中的语言,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
二、赏读文本学语言
这首诗歌语言亲切而富有童趣,使用叠词,朗朗上口。各小节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教学时,我陪学生一起朗诵一起发现课文中使用了“尖尖、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配合着课文的插图读出“草芽、荷叶、谷穗”的可爱。冬天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特别生动形象,我就让孩子做一做这个动作,评选出表演得最可爱形象学生,读出冬天的有趣。
感受了文本语言的特点和有趣,我随即让孩子模仿文本语言说一说 ……此处隐藏8320个字……式。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意提问方式,合理地、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内容。比如说,《四季童趣》这首歌曲,中间有个力度记号p,为了让学生能注意到并在演唱时把握好力度,我在课堂中问学生看到这个力度记号的时候接下来歌曲声音应该唱的怎么样?学生答更强。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在学生听完歌曲后,问学生歌曲哪个地方是感情爆发的地方?学生一样会感受到是在中间的地方,这时候我再把力度记号p拎出来讲的话,学生会有更深的理解,演唱时自然会处理的更到位。
三、歌曲感情处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声音苍白,更谈不上感情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唱歌曲过程中就把歌曲演唱中感情处理的要求渗透其中。比如说歌曲的重拍在哪里,节拍强弱规律,歌曲感情爆发的地方,休止符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连等等,这些如果都能渗透进去,学生在演唱时自然能更好的处理歌曲。
我在上课结束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了下,还把自己对于本课教学的一些想法也跟写了一下,比如说对于4/4拍的节拍,很多学生不是太熟悉,所以上课的时候学生的节奏容易把握的不稳,建议我先从节奏教学入手,把曲中的几个典型节奏找出来,让学生先掌握,解决难点后,再进行歌曲教唱,“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过程会更流畅。再比如,我可以把我的课堂延伸出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学完歌曲让学生知道太仓就地处江南,在最近几年从水乡发展到港口城市,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学生再演唱起歌曲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四季》教学反思1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校一年级开始实行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少,课堂内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增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时空重组的有利因素,让全班学生“动”起来,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想借《四季歌》一课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四季歌》是小学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中的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上课开始,学生齐读了课题后,有学生就问:“我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那四季歌到底是指什么?”学生能提出这么好的问题,我让全班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自由放声读诗歌,使自己对整首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读完了,有学生说:“我读了这首诗歌后,感受到四季的景色很美,作者把四季当作人来写,很可爱,所以说四季是有歌声的。”有学生说:“因为四季是自己来到人间,所以说四季都有自己的歌。”同学们都为这两位同学的精彩回答鼓掌。学生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认识后,接着让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读中感悟。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要求能熟读成诵。我就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对朗读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体会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四季的特征。这些词语主要是“花儿笑”“蝉儿叫” “枫叶红” “ 雪花飘”等。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一说四季的特点,并进一步体会感悟四季各自优美的景色。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本课就以读为主线,辅之以听、说、写,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受——感悟”的教和学的过程。感知,以朗读为主;感受,以口说为主;感悟,以学习语言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老师给的,而是老师应该尊重的。尊重学生浅层次的感知,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进程中来,就连平时觉得上课无所事事的同学都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赞扬声中,他们可能将重新审视语文课堂,可能会对今后的语文学习更有激情,更有信心。尊重学生较高层次的感受,让那些有所感,有所得的孩子有亮相的机会,让他们尝试语文学习的甜头,对语文课堂有新的认识,对语文课程有新的体会。尊重学生深层次的感悟,让那些爱动脑筋的孩子有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真正感受语文世界的微妙,语文课堂的绚丽多姿,语文学习的妙趣横生,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
《四季》教学反思14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课采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课题的方法,美丽的秋景动画,加上教师充满激情,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学习本课时,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图片导入,自然、亲切。通过自然的导入,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上课伊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一步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自由选读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学生的读必定是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点拨,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对语言有细腻的感悟。另外,课中春、夏、秋、冬几幅动画的插入,不仅再现了当时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这一资源,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孩子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征。
三、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是写1-2个字。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四、课前安排的收集资料,以及课中安排的画一画、唱一唱、背一背、说一说这些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读美了课文,读懂了课文,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季》教学反思15优点:整堂课层次清楚,节奏快,容量大。尤其是复习巩固四个游戏的设计独具匠心,从拼音到字到词再到句,最后回归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课件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充分展现了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语文与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
缺点: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还不够到位,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这堂课上,当孩子们在给“冬”找朋友时,有个学生突然冒出“冬意盎然”这样一个词,我听了马上就说:“这个词应该是‘春意盎然’。”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处理是挺笨拙的。如果当时我能问问小朋友,你怎么会想到这个词的,你为什么会觉得冬意盎然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给了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